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65章 半导体辉煌,从此书写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晶圆厂工艺设计得再好,也只有线下验证成功,试产成功,才算是真的成功。</p>

原本研发厂房交付当天,王逸就打算过来,但胡老急着进设备,就让王逸暂缓。</p>

毕竟晶圆厂的厂房和其他不同,都是无尘车间,里面的设备也都是高精密设备。</p>

普通厂房的设备安装可以大手大脚,很是轻松。</p>

但晶圆厂设备入场、安装都是精细活,都需要专业人员,小心翼翼地安装调试。</p>

因此,足足过了一周,王逸才来到一号厂房,也就是提前交付的研发厂房。</p>

厂房里,很多技术员都在忙碌着,部分设备还在进场。</p>

“董事长,您来了!”</p>

胡老笑着迎了上来,看得出来,他很是兴奋。</p>

王逸点点头:“我来看看,今后星逸半导体的辉煌,就从这个研发厂房开始书写!”</p>

“对,星逸半导体的辉煌,就从这里开始!”胡老笑说:</p>

“一般的12英寸晶圆厂,都是月产10万片晶圆,甚至十几万,二十几万。咱们的晶圆厂,三个厂房全部建成投产,也就月产2.5万片晶圆,算是小型晶圆厂。缺点是规模小,产能有限,但好处是建得快。”</p>

王逸笑了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</p>

像是台积电的晶圆厂,月产能二三十万片晶圆,建造也得一年多,投产得一年半。</p>

而星逸晶圆厂,月产能才2.5万片晶圆,只有台积电的十分之一,自然建的快。</p>

而且整个星逸晶圆厂又分成三厂房,如今交付的只是最小的一号厂房,月产能才5000片,规模最小,日夜赶工,自然建造最快。</p>

至于二号厂房和三号厂房,月产能都是1万片,还在建设中,交付时间也需要下半年和年底。</p>

当然,交付的只是基础厂房,也只是开始。</p>

后续还得设备入场,生产线组装,调试,试产……</p>

试产成功之后,还得继续优化,提升良品率……</p>

若是良品率低了,也无法量产,绝对赔本。</p>

只有等到良品率达标,晶圆厂才能正式投产。</p>

从开工到投产,月产能十万,甚至几十万片晶圆的大型晶圆厂,需要一年半的时间。</p>

但星逸晶圆厂规模小,产能小,顺利的话,一年多点就差不多。</p>

“董事长,一号小厂房,后续设备入场、调试,还需三个月的时间,预计七八月份就可以验证,试产我们设计的40纳米工艺。一旦试产成功,再用几个月优化,提升良品率,顺利的话,良品率达标,年底就能正式投产,量产40纳米芯片!”</p>

胡老笑说:“不过二号厂房和三号厂房,就得明年投产了。”</p>

“好,很好!”王逸压抑不住的激动!</p>

离着芯片自产又近了一步!</p>

原本王逸也不想打造晶圆厂自研自产的。</p>

可没办法,中芯国际实在不给力。</p>

王逸又怕被封锁,也只能自己来。</p>

这个晶圆厂规模虽然小,总产能也只有2.5万片每月,但星逸科技自己用的话,也暂时够用了。</p>

手机芯片比较复杂,一片12英寸的晶圆能切出700颗手机芯片,算上良品率,按照80%的良品率计算,就是560颗手机芯片。</p>

每月2.5万片,就是1400万颗手机芯片,一年就是1.68亿颗手机芯片,暂时够星逸手机用了。</p>

至于低端的智能家居芯片,不值钱,没必要占用宝贵产能,直接交给中芯国际代工。</p>

前世小米的智能家居芯片,外售价格也就十块钱一颗。</p>

星逸半导体自研自产,能做到一元一颗。</p>

哪怕交给中芯国际代工,成本也就1.2元左右,也就几毛钱的区别。</p>

星逸晶圆厂产能有限,还是生产高价值的手机芯片为好。</p>

胡老看向远处:“董事长,北侧还在建设的就是星逸晶圆厂的2号厂房,再往北是三号厂房,都是月产能一万片!”</p>

王逸点点头:“胡老,二号三号厂房还在施工,会不会影响一号小厂房的研发试产?”</p>

胡老摆了摆手:“董事长,放心,我们都考虑好了。晶圆厂的设计都是7级防震,7级以下的地震都无所谓。哪怕是7.5级地震,也只是暂时停机而已,没多少影响。”</p>

“何况三大厂房之间距离都很远,地基都是一同打造的,早已完成。现在只是厂房建设施工,没多少震动。眼下一号厂房设备入场,调试都需要时间,等到三个月后试产的时候,二号厂房已经封顶,更没什么影响。至于三号厂房还在二号厂房北侧,更谈不上影响。何况咱们7级防震。”</p>

王逸恍然大悟,原来如此。</p>

7级防震,那真影响不大。</p>

“胡老,40纳米工艺,交给你们了,尽快组装调试生产线,尽快试产。希望年底前,或者明年初,能实现40纳米投产。届时咱们自研的40纳米鲲鹏500SOC,就能实现自研自产了!”</p>

鲲鹏500虽然是40纳米制程,但集成了基带。</p>

虽然比不了下半年高通28纳米的四核旗舰APQ8064,但比起Xphone1pro用的英伟达40纳米四核旗舰芯片tegra3,强大得多。</p>

今年九月份,搭载高通28纳米四核旗舰APQ8064的星逸二代强势推出,而明年年初,Xphone1pro依旧会继续销售。</p>

不过将处理器从英伟达tegra3,全面换成自研自产的鲲鹏500SOC。</p>

同样,星逸平板X1pro,明年也会继续销售,也从英伟达tegra3全面换成鲲鹏500。</p>

还有星逸电视X40,X50,都是如此。</p>

再加上999的无界手机,全系标配鲲鹏500SOC,如此一来,明年哪怕量产1.68亿颗鲲鹏500,也能全面消化。</p>

“放心,董事长,我会带着人全力攻坚,年底左右,务必实现40纳米量产!”</p>

“好,胡老,我相信你的实力!”王逸微微一笑。</p>

胡老做28纳米都没多少压力,何况40纳米!</p>

说白了,40纳米这些成熟的工艺制程,都是胡老玩剩下的。</p>

“对了,王董,还有你之前提的事,多招人,分成两组。一组攻坚40纳米工艺,一组直接开始28纳米工艺研发。这事我也在推进了,招了一些实力工程师,但成本也很高,毕竟要一次性组建两支研发团队!我们这些人的工资,都很高的。”</p>

在2012年,手机研发人员5000-10000就够了。</p>

但芯片研发人员,半导体工艺制程研发人员,那就厉害了,至少一两万起步。</p>

没办法,这种人才门槛高,数量少,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。</p>

王逸摆了摆手:“胡老,钱不是问题,只要是人才,尽管招。条件,资金,帝都户口,都不是问题。你直接报批,我签字,财务批款。你们部门在整个星逸集团都是第一优先级,放手去做就是。”</p>

现在星逸半导体缺的就是底蕴和时间。</p>

台积电,三星,英特尔半导体,都发展几十年了。</p>

就连中芯国际都发展十几年了。</p>

星逸半导体才成立第一年,自然落了下风,只能用金钱换时间。</p>

友商一支研发团队,星逸半导体就两支。</p>

一支搞40纳米工艺,另一支越过40纳米,越过32纳米,直接搞28纳米工艺!</p>

实际上,台积电这些巨头,也是这么干的。</p>

“胡老,28纳米研发压力大,多招人就是!”王逸笑说:“资金不是问题。还有40纳米这边,也继续招人。等到40纳米成功投产后,让40纳米团队直接去研发20纳米,继续预研下一代!”</p>

“好,董事长,有您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”</p>

晶圆厂这边有胡老负责,王逸毫不担心。</p>

毕竟他可是梁老的恩师,更是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创始人!</p>

可以说22纳米,20纳米,以及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制程,都是靠胡老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突破的。</p>

否则全球半导体都得卡在22纳米节点,无法突破。</p>

而当下星逸半导体差的,就是时间。</p>

但用不了多久,星逸半导体在胡老的带领下,还是能够追赶台积电、三星。</p>

而王逸要做的,就是多赚钱,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,让胡老大展拳脚,高歌猛进!</p>

“胡老,等40纳米试产成功的那一天,我们就能有第二个晶圆厂开建。第二座晶圆厂的产能必定要大幅度提升,尽力达到月产十万片晶圆!”</p>

“月产十万片晶圆?当真?”胡老喜上眉梢。</p>

王逸点点头:“当真!”</p>

王逸已经和秦主任约定好了,星逸半导体一年内成功试产40纳米工艺,帝都会给王逸提供第二个晶圆厂。</p>

第二个晶圆厂的规模比起第一个大得多,原本王逸打算要月产能翻一倍,五万片晶圆,现在看来还是小了。</p>

毕竟前世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,都能月产十万片晶圆。</p>

台积电、三星之类的,产能只会更恐怖。</p>

王逸都在想,要不要多刺激一下秦主任和帝都,让他们的第二家晶圆厂,也奔着十万产能来?</p>

至于如何刺激,也好说。</p>

“秦主任,你们帝都也不想刚建成的12英寸晶圆厂,就只有魔都,深市晶圆厂的一半吧?”</p>

“也不想帝都两个晶圆厂加起来,都不如魔都、深市一个大吧?”</p>

面子挂不住啊!</p>

济州都那么要面子,王逸就不信帝都不要面子!</p>

可想而知,第二座晶圆厂的产能,大概率月产十万片晶圆。</p>

届时,第二座晶圆厂的产能,将是目前这座晶圆厂总产能的四倍!</p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即便是28纳米的手机芯片,都能年产6.72亿枚芯片!</p>

若是如此,那就厉害了。</p>

这么多芯片产能,星逸科技自己用不了也没事,还可以代工。</p>

比如华为海思芯片等等,都可以代工。</p>

何况随着星逸科技的发展,未来芯片的种类和数量,只会越来越多。</p>

未来,单是手机芯片都得超过两亿颗。</p>

毕竟光千元机芯片,就是一亿多!</p>

趁着现在帝国还没狗急跳墙,王逸只能提前布局,提前发展。</p>

晶圆厂,提前布局,建造。</p>

光刻机,也得提前买入!</p>

“十万片每月!”胡老彻底兴奋了:“王董,也是12英寸的晶圆厂?”</p>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