邺南城的宫殿,离北门比较近,但却和城门没有直接的道路相连。uig宫城坐北朝南,宫门正对着的大街,叫朱雀路,乃是每日朝臣们上朝的必经之路。
由于高洋上朝上得晚,下朝又下得早,因此当朝臣们陆陆续续出现在这条街上的时候,天早已大亮,路人来往如织,大多行色匆匆,不愿意在这里过多逗留。
看到众朝臣的都朝着邺南城宫门而去,这种“大朝会”的现象到底是有多久没出现了
高伯逸揣摩了一下,发现自上次自己在太极殿上斩杀段孝言以来,高洋竟然就没有开过一次大朝会,最多都是召集一些朝臣们开小会。
这都过去多久了啊。
一时间高伯逸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。
他到现在,连自己老爹高德政的坟都没有去上过一次,其实去不去都无所谓了!
因为高洋杀的高德政,而高伯逸自己却是对高洋言听计从,已经超过了对高氏皇族的忠诚,而是只忠于高洋本人。
所以在众人眼中,在邺都乃至齐国的舆论里,高伯逸是个忠孝不两全的人,或者说严重点,是一个认贼作父之辈。
当然,高德政对于高伯逸没有养育之恩,说认贼作父倒是有些冤枉高伯逸了。
再说了,高伯逸会在乎别人的那些非议么
群臣们鱼贯而入,进到皇宫里面,高伯逸并未使用他的特权,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他不仅走得慢,而且早就将佩剑“白云”交给宫门守卫。
这把剑是高洋当年的爱剑,本身就象征着的宠信,所以高伯逸不需要拿着时时提醒他人。只有那些得不到的人,才会想方设法的寻求:
这就叫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”。
倒是太极殿外太监唱名的时候,并未直接称呼高伯逸的名字,而是叫称呼他的官职名“京畿大都督”。
这就是赞拜不名,像以前,唱名都是直接称呼姓名,比如杨愔是宰辅,也不会直接说宰辅来了,而是说杨愔来了,最多用表字。
大朝会礼仪上的作用更多些,所以很多事情比原来的更加讲究。
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细节,比如说宋钦道!
这家伙之前在高洋面前提出辞官,却一直不回老家,而是在邺城带着伺机而动。果然,这次高湛政变失败之后,宋钦道再次被启用,而且还担任了“中书令”的要职。x
高伯逸原以为这个职务会是祖珽的,没想到居然被宋钦道拿去了,高洋做事,总是会出人意表,让你想象不到。
中书令是做什么的呢
一句话,国家机构未必是皇帝本人的的智囊团队首脑!你说它重要吧,又不做实事,说不重要吧,也有给皇帝上书的权力。
而且一般都是由有名望有才学的人担任。
宋钦道文学上很有造诣,不过只能算是一流而非顶尖,难得的是他颇有智谋,能够建言献策,之前尚未辞官的时候,就是很有能力的少壮派官员。
他担任中书令,在一般人看来,算是高洋对政务的妥协。
毕竟,宋钦道比祖珽要靠谱多了,祖珽从前时常“与众夜游,放荡不羁”,宋钦道可是完全没有这种“光荣事迹”的。
此时此刻,宋钦道跟高伯逸的眼神对上,不动声色的微微对着他点了点头,随即站到文臣那班人里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