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琳,在现代是一个女气颇重的名字(作者君有同学就叫王琳,女生)。但本文中说的王琳,却是南梁末年的名将,地地道道的伟丈夫(大丈夫都不足以形容其气度)。
南北朝末年,名臣猛将如同秋收的稻田一样,一茬一茬的扎堆,数都数不过来。
就说跟王琳同一时期的名将,有果敢生猛,能人所不能的南陈开国之君陈霸先;有骑射俱佳,审时度势,宰辅气度的北齐平原郡王段韶;有料敌先机,每言必中的北周门神韦孝宽,他们都是其中翘楚。
与这些人相比,王琳或许打仗的本事不如,但其独特的气质,与众不同的风采和事迹,却如同一颗闪亮的巨星,名留青史。
王琳(526年-573年),字子珩。会稽郡山阴县(今浙江绍兴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、北齐名将。
王琳出身兵家,为南梁湘东王国常侍王显嗣之子。
王琳身材高大,体态容貌闲静文雅,站起来头发能垂到地下,喜怒不形于色。
虽然兵家出身也就读了点书没什么学问,但他反应敏捷,记忆力强。
起初他的部下有数千人,王琳都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姓名。能做到这点的将领,历史寥寥无几。
王琳做事公允无私,对兄弟们赏罚分明,轻钱爱才,麾下士兵对他一片忠心。
与其说他领导的是军队,倒不如说很像是个凝聚力强大的某种社团。
王琳因其姐妹(据我猜测,很可能是姐姐)受到萧绎(即梁元帝)的宠爱,王琳不到二十岁便能跟随在萧绎左右,他从小好武,于是就担任武官。
说白了,也就是亲卫队长。
需要解释下,何为“兵家”呢?这里的兵家绝不是兵法大家的意思,而是南梁的一种户籍制度,说白了就是军户。
生是军队的人,死是军队的鬼,只要梁国还在,永世不得超生。
侯景之乱的时候梁军战斗力不堪一击,这种兵户制度“功不可没”,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介绍了。
顺便提一句,假如有人穿越到南梁末年,想北伐一统天下的话,那是要玩土地XX才有机会的。
南朝腐朽而不知变革,内部矛盾重重,如同冢中枯骨。如果不开刘秀那样的金手指,别说一统天下,就是统一南朝都是难如登天。
扯远了,继续说王琳。
俗话说时势造英雄,如果没有侯景之乱的爆发,那么王琳也就是当时是东湘王萧绎的亲卫队长而已。
但是,侯景来了,把牛逼哄哄的梁武帝萧衍拉下马,江南大乱,王琳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来了。
太清二年(548年),侯景之乱爆发,萧绎派时任全威将军的王琳进奉一万石米到都城建邺,赶到姑孰时,建邺已被攻陷,王琳便把米沉在江心,轻舟返回荆州。
请注意,运米是在长江船运,一万石听起来很多,其实不过是装几个大船而已。推测此时王琳手里并无多少兵马。
将【app下载地址xbzs】米沉江心,杜绝被侯景的军队打劫,此举足以见得王琳行事当机立断,颇有大将之风。不过并没有怎么受萧绎的重用。
后来,王琳逐渐升任岳阳内史,因功封建宁县侯。
大宝元年(550年),萧绎改称宜都为宜州,任命王琳为宜州刺史。
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派他的部将宋子仙占据郢州,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,王琳与巴州刺史淳于量、定州刺史杜龛、郴州刺史裴之横等都受其指挥,向东进攻侯景。
四月,侯景率军包围王僧辩与王琳所在的巴陵城,并派王琳的兄长王珣到城下,企图让王珣劝降王琳。
王琳高声对王珣喊道:“兄长奉命讨伐贼人,不能以身殉难,竟然不知内疚,反而要来诱我投降!”说着拿过弓箭就射,王珣惭愧地退回。
这段证明了几件事。
第一,王琳曾经在王僧辩手下当差,受其节制,也有几分香火情。
第二,王琳箭术应该还可以,至少是时常使用弓箭,由此可见,他绝非诸葛亮一般不能阵对敌的儒将。
第三,王琳行事硬气,非常有气节。
承圣元年(552年)三月,王琳又跟随王僧辩围攻侯景,当时王僧辩向招提寺北面进军,侯景率军排列在西州的西边严阵以待。
陈霸先命众将分别到几个地方布置部队。侯景冲击将军王僧志(王僧辩兄弟)的战阵,王僧志有意稍稍退却,陈霸先派将军徐度率弓箭手二千人横截侯景军的后路,侯景军因而惊慌退走。
侯景军退却时,王琳与陈霸先、杜龛等率铁骑迅速追击,王僧辩指挥大军跟进,侯景军败逃,缩入营栅固守。
这一战是侯景之乱的标志**件,从此以后,这位自封“宇宙大将军”的魔王,再也得瑟不起来了。
此战王琳的表现异常神勇,可谓是赵子龙附体,引起了很多大佬的注意。
同年,侯景之乱平定,王琳官拜湘州刺史。
可谓是彻底混出了头。
可惜,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成于兄弟,败于兄弟的王琳,马就栽了个大跟头。
平日里,王琳果敢强劲超越常人,又能折节下士,所得到的赏赐不据为己有,全都赏赐给手下。